買我買我!別浪費了。

 

年輕時出國旅遊常會說,喜歡"體驗"不同的文化;職場中若是在跨國企業工作,還需要補上,"可以包容不同文化"。現回想,文化這件事如此深不可測,光是數週數月的食衣住行育樂都還屬於體驗層次,沒有居住在當地、沒有和官僚政府系統打過交道、沒有進入教育體系、不了解政治人物在吵什麼… 最重要的,不懂語言,如何能夠了解文化。捷克文說:
Kolik jazyků umíš tolikrát jsi člověkem 
真是再同意不過了。

這句話各種翻譯軟體都翻成:"你懂得多少種語言,你就有多少次是人類"
很彆扭是吧!
其實它的意思近似"你懂得多少種語言,你就當幾次的人"。
有趣的是,我把它用我們的投胎轉世來解釋,下輩子又是一條好漢。但他們沒有下輩子投胎的概念,卻有這麼有趣的諺語。

重點其實要表達的是,在真正懂一個國家的語言後,你才是脫胎換骨又活一次,
因為從語言,才能真正進入、且一點一滴探索這個國家的歷史,發展,他們的驕傲苦難、他們認為的不屈不撓和犠牲,什麼事被列為恥辱…等等。因為這些多麼重要,塑造了人們的心智、思考、面對事情的反應…等等,不能用"文化"兩個字概化一切。

漸漸懂了語言後,新聞裡的政治版面竟然也變的有趣起來,然後才知道人們看待回應政治的方式與我們有多大不同。但這聽起來真是困難,不然,試著把這些這聽起來抽像困難的事,"簡化"到我們日常的吃吃喝喝,如逛超市。


在台灣,我們非常習慣管理食物的保存期限,可能因為氣候的關係,悶熱的天氣讓食物存放不易,也可能因為人們對食物是否新鮮本來就比較講就。因此當開始在這裡居住時,我最無法置信的事之一是–超市對於過期商品的管理的不在意。

常能看到數十盒、甚至大號的各式各樣的肉類食品,或盒裝蔬菜即將過期,包存期限可能是當天、到2.3天內(我常擔心他們會不會重新貼標販售),也數次買到貴一點的小超市裡,盒裝蔬菜還沒過期已經壞掉。幾年來,超市的管理似乎小小的進步,例如服務人員不再那麼恐怖的服務態度,但即期品的管理還是沒有太大進步,今天更是讓我開了眼界。


超市的即期雞肝_捷克昨天下午5點剛好路過Albert (像全聯一樣的超市),看到些雞肝已經隔天就到期,心想著"又來了!一堆你們到底怎麼處理? “,巧的是,今天又路過,看到貼上一個黃標,30%的折扣,寫著
"幫幫忙(我們)不要浪費",
我大笑,覺得我這輩子大概都無法了解捷克人。是摻雜了誇張荒謬無法置信的感覺。


明明到昨天還有多的庫存不處理,然後當天貼上一個標籤要顧客不要浪費,
到底是誰在浪費啊
它寫了小小的"我們"兩個字(幫助我們不要浪費),也實在是在玩文字遊戲,不管如何,


管理食品的保存期限本來就是一個超市的最基本責任,
相對的,超市所賺取的生鮮食品的利潤,也比其他食品百貨利潤高。這種要客顧不要浪費的說法實在讓我很顛覆,變相的是將自己身為超市管理的責任轉嫁在顧客身上。


實在超好奇,想像如果同樣的狀況發生在台灣,一盒雞肝當天到期,打7折,寫著,幫幫忙不要浪費,台灣顧客會如何回應?